大商所理事長冉華:提升品種功能 加強產業鏈體系建設
9月10日,由大商所主辦的2020中國玉米產業大會在大連舉行。大商所黨委書記、理事長冉華在致辭時表示,大商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,與各方一道,堅持面向實體經濟,更加注重市場運行質量和功能提升,更加注重為產業企業服務和風險管理,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和技術競爭力的培育,加快建設期貨與現貨連通、境內與境外連通的多元化、多層次、開放型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,為構建國內、國際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提供高水平支持。
冉華指出,玉米是我國產量最大的糧食品種。近年來市場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,玉米市場由“賣糧難”變為“糧難買”,臨儲玉米拍賣呈現“高成交、高溢價、高漲幅”現象,玉米種植者、貿易商、深加工企業乃至飼料和養殖企業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加大,避險需求大幅增長。大商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,圍繞提升品種功能、加強產業鏈體系建設,在提升市場運行效率、深化產業企業服務、保障農民種植收益等方面持續探索,促進玉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一是有效發揮期貨功能,豐富產業鏈衍生工具。今年以來,玉米期現貨價格相關性為95.69%,套期保值效率為78.67%,期貨對現貨市場價格起到較好引導作用。玉米期權去年上市,截至8月底累計成交1333萬手,成交額達到34.4億元,為市場提供了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對沖工具。玉米場外市場建設也在不斷深化,今年以來進行相關商品互換業務133筆,累計成交名義本金15.17億元,占大商所商品互換業務的一半以上。圍繞玉米期貨已經形成集原料、加工、飼料、養殖于一體的避險產業鏈條,成為我國期貨市場功能發揮較為充分的品種之一。
二是不斷優化規則制度,提高產業企業參與便利度。貼近玉米產業發展和客戶需求,推出延伸交割、集團交割和貿易商廠庫制度,交割區域從港口擴展到產地,服務客戶從貿易商擴大到全產業鏈,期貨價格代表性不斷增強,產業風險管理日益便利。1-8月,參與玉米交易的單位客戶達到5750個,日均成交占比41.8%,日均持倉占比61.6%,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完善。目前,玉米年貿易量200萬噸以上的大型貿易企業全部參與期貨市場。
三是推廣“保險+期貨”模式,加大對農民和涉農企業的保障力度。5年來共投入自有資金4億元,引導社會資本投入2.85億元,為23個省區、70萬農戶、29萬貧困戶提供了保障。2015年以來開展135個玉米“保險+期貨”項目,涉及玉米現貨量超過500萬噸。今年還在玉米品種上立項9個縣域覆蓋項目、12個專項扶貧項目,備案17個分散項目,不斷深化產業服務。
四是維護市場安全運行,保障行業行穩致遠發展。積極落實國家和證監會“抗疫情、保穩定、促發展”要求,積極發揮延伸交割制度作用,緩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地貨物外運的物流不暢難題,滿足產業企業港口接貨需要,為玉米產業鏈企業運用期貨、期權等工具穩定生產經營、推動復工復產提供了重要支撐。
相關閱讀
- (2020-09-11)期貨期權賦能玉米產業建設 產融結合守衛糧食安全
- (2020-09-11)大商所理事長冉華:提升品種功能 加強產業鏈體系建設
- (2020-06-08)廣州農商行信用卡風險加劇 司法風險的加劇
- (2020-06-08)貨基收益率連連下跌 貨幣基金作為存款替代品受到青睞
- (2020-06-08)“固收+”攻防錄 將迎來新一輪的上漲行情
- (2020-06-08)LOF基金場內價格如坐過山車 屬于區間震蕩的走勢
熱點推薦
- (2021-08-26)滬指三連陽 業績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
- (2021-08-26)國泰君安宏觀首席分析師董琦:10月或迎消費復蘇時間窗
- (2021-08-12)322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,21只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
- (2021-08-12)A股盤面凸顯兩大積極信號
- (2021-08-11)白酒行業指數創六年來最高單日漲幅,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億元!市場信心源自哪里?
- (2021-08-11)7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同比提高11.1% 機構稱快遞板塊極具吸引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