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心保險難“安心”連虧4年 將更多精力傾注于健康險業務之上
變,似乎是安心保險近幾年的主旋律,譬如高管變,再者就是保費結構大調整,在車險業務“碰壁”后,安心保險將更多精力傾注于健康險業務之上。
年報數據顯示,2019年,安心保險原保費收入27.21億,其中,健康險保費22.63億,漲幅279.7%,連續2年大比例上漲,占總保費比重超8成,車險保費下滑至3.61億元。
然而,在業內人士看來,發力短期健康險業務有三難,一是渠道費用高,保費大頭被強勢的第三方平臺收取;二是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,難以就此打造核心競爭力,發力健康管理服務,卻與互聯網險企輕資產的優勢相悖;三是短期健康險賠付壓力趨升,暗藏隱憂。盡管安心保險將健康險打造成新的業務增長點,但如愿打造成新的利潤增長點,卻難度不小。
健康險大漲280%,蟬聯安心保險保費冠軍
2019年,安心保險取得原保費收入27.21億,與2018年的15.31億元保費相比,增長77.73%,較全年計劃任務增加70.04%。細究背后,是健康險業務予以支撐。
回溯來看,2017年,安心保險前五大險種分別為,車險、保證險、意外險、健康險以及責任險;次年,健康險超越車險躍居第一大險種,保費收入5.96億元,漲幅554.95%;2019年,健康險業務保費22.63億元,漲幅279.7%,連續2年提升。與此同時,由于戰略調整,車險保費低于2018年,從5.01億元下降至3.61億元。
然而,調整也分為預見式的提前準備,以及被動式的改變,安心保險或是后者。從具體選擇上看,安心保險早前以“健康險、車險、信用保證保險”為主要業務方向,但由于信用保證保險的風險與經濟周期、經濟環境變化相關,風險具有一定外溢性和傳導性,陸續暴露的信用風險,也導致行業內部分險企出現嚴重承保虧損。
基于此,安心保險選擇逐步縮減信保業務,可以看到,保證險從2017年的第二大險種,退至2018年的第五大險種,在2019年,已不在前五大險種之列,且在2019年,安心財險保證險原保費收入為-1354.39萬元,出現負值。
再看車險業務。2016年以來,安心保險在車險業務上傾注大量精力,“以科技重塑互聯網車險體驗”,安心保險如是定義,表示將基于人工智能的產品、風控和理賠模式的創新,在業內獨創車險運營新模式,率先提出“全國理賠一張網”理念,更意圖將車險作為渡過虧損周期的立足點。
不得不承認,安心保險確實在車險業務方面先行探索,譬如推出“閑時退費險”等產品,花式上新卻光速下架,且受商車費改、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,整個車險行業面臨嚴峻態勢,安心保險也愈加從理想回歸現實。
2019年年初,安心保險審議通過《經濟性裁員方案》,主要涉及業務條線尤其是車險業務人員。據悉,安心保險車險業務虧損嚴重,2018年累計虧損4億元,生產經營存在一定困難,不得以“減編”控成本。2019年,安心保險車險保費3.61億元,并且首次實現盈利,凈利潤0.02億元。
健康險受制于費用、產品、賠付“三座大山”
早前瞄準的保證險、車險接連受挫,2018年、2019年,安心保險逐步加大對健康險業務的投入。在收窄保證險及車險業務后,健康險又能否獨當一面,扛起安心保險的未來發展,從“新增長點”進化成“新盈利點”?
眾所周知,健康險向來被稱為“藍海市場”,近兩年健康險保費快速增長,尤其是短期健康險,采用自然費率,與長期健康險相比,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,成為傳統保險公司與互聯網保險公司必爭之地。
聚焦安心保險,提取三個關鍵詞:費用、產品與賠付。
短期健康險保費不高,單張保單的利潤空間小,意味著需要有規模業務量才能攤薄經營成本。安心保險作為首批互聯網保險公司,展業方式不外乎移動端自營以及第三方平臺,藍鯨保險從業內了解到,與流量平臺對接費用較高,部分平臺首年費率高達30%-45%。
年報數據顯示,2018年,安心保險健康險保費收入5.96億元,手續費及傭金支出1.85億;2019年,健康險保費收入22.63億元,漲幅279.7%,手續費及傭金支出8.9億元,漲幅381.08%,費用漲幅遠超保費漲幅。
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向藍鯨保險介紹,通過第三方流量平臺銷售短期健康險,尤其是強勢平臺,主動權并不在保險公司一方,“市面上相似產品很多,但平臺把握稀缺流量口,會擇價挑選”。這也意味著,要維持相當的保費規模,必定要支出大項費用,交易成本高,利潤空間已被削薄。
產品方面,目前,安心保險主推的健康險主要是百萬醫療險、防癌險等。然而,產品同質化,是市面多數短期健康險避不開的痛點,除此之外,健康險價格戰趨勢明顯,亟待新的突破點。“拳頭”產品是否過硬,直接影響業務可持續性。
值得警惕的是,伴隨行業健康險保費的增長,賠付壓力也同步增長。銀保監會數據顯示,2019年健康險原保費賠付支出2351億,同比增長34.81%,高于同比29.7%的保費增長率。發力短期健康險業務的財險公司,賠付壓力更為嚴峻,健康險賠付支出623億,同比增長44%。
盡管安心保險并未披露健康險具體賠付數據,但行業情況亦可比對。據了解,2019年安心財險對健康險業務通過安排低品質業務下架、對業務承保條件進行調整,逐步提高承保風控力度,下架了全部門診、住院類產品,進行品質控制。
“健康險業務能否盈利,主要受制于整體定價是否合理、風控是否到位”,徐昱琛分析道,一旦后期賠付率顯著惡化,也會將保險公司拉入虧損“深淵”。
“短期健康險保險期限較短,賠付多在短期內體現,有一定規?;A的話,一般不會出現大的波動”,保險業內人士張明明指出,然而,短期健康險到期時或也面臨年輕健康體選擇放棄、高風險群體選擇續保的情況,逆向選擇凸顯。
“同時,單純依靠普通保險產品難以打造核心競爭力,要看核心技術,譬如參與健康管理”,張明明補充道。然而,互聯網保險公司天然具有輕資產優勢,而健康險更偏向重資產、重服務屬性,某種程度上也帶來壓力。由此看來,短期健康險能否成為安心保險的利潤支撐點,或也有待商榷。
另有憂心事:償付能力低位、投資比例不合規
業務層面之外,安心保險或也不能完全“安心”。
首先,是未能實現扭虧,2019年,安心保險凈虧損1.06億元,連續4年虧損,但較2018年4.95億元的凈虧損額,已有明顯減虧。據了解,2019年,安心保險綜合成本率有所改善,為153.57%,較上年同期下降22.39個百分點,仍有較大改善空間。
其次,伴隨業務開展,安心保險償付能力充足率快速下降,從2016年的1574.39%下滑至2019年末的123.45%,盡管滿足監管要求,但處于行業較低水平。
據悉,在2019年,安心保險加強費用管控,費用開支情況有所改善,但受往期業務賠付影響,仍存在虧損,導致凈資產減少,實際資本下降。
安心保險回應表示,“為支持業務平穩運行,保證償付能力充足率滿足監管要求,正全力推進融資工作,以促進增資盡快到位”。
在投資端,安心保險也有“煩心事”。截至2019年3季度末,安心保險投資流動性資產與剩余期限在1年以上的政府債券、準政府債券的賬面余額合計占公司上季末總資產比例為6.59%,低于《關于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》中規定的7%。對此,安心保險已向監管進行報備。
然而,1個季度之后,截至2019年4季度末,該指標進一步下滑為4.93%,仍低于監管要求,需重點關注。(記者 李丹萍)
相關閱讀
- (2020-08-31)六大國有銀行凈利潤下降兩位數背后:為不良資產“未雨綢繆” 與實體經濟“共擔風雨”
- (2020-06-08)免費吃喝還送購物卡?增強自我保護能力
- (2020-06-08)杭州股類電信網絡詐騙團伙 指導騙取客戶信任
- (2020-06-08)樂信回應“赴港二次上市” 交易規模持續保持高速增長
- (2020-06-08)起底域名搶注連環圈套 投資人不應盲目入場
- (2020-06-08)五礦信托首任總經理或重返 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信托之路
熱點推薦
- (2021-08-26)滬指三連陽 業績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
- (2021-08-26)國泰君安宏觀首席分析師董琦:10月或迎消費復蘇時間窗
- (2021-08-12)322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,21只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
- (2021-08-12)A股盤面凸顯兩大積極信號
- (2021-08-11)白酒行業指數創六年來最高單日漲幅,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億元!市場信心源自哪里?
- (2021-08-11)7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同比提高11.1% 機構稱快遞板塊極具吸引力